《意見》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兑庖姟肪腿缦路矫孀龀隽嗣鞔_。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優化類型定位,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切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技能型社會,弘揚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二)工作要求。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融合統一;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形成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堅持面向市場、促進就業,推動學校布局、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相對接;堅持面向實踐、強化能力,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營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職業教育吸引力和培養質量顯著提高。
到2035年,職業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會基本建成。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地位大幅提升,職業教育供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作用顯著增強。
二、強化職業教育類型特色
(四)鞏固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加快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
(五)推進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縱向貫通。采取合并、合作、托管、集團辦學等措施,建設一批優秀中等職業學校和優質專業,注重為高等職業教育輸送具有扎實技術技能基礎和合格文化基礎的生源。實施好“雙高計劃”,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鼓勵應用型本科學校開展職業本科教育。
(六)促進不同類型教育橫向融通。加強各學段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滲透融通,制定國家資歷框架,建設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實現各類學習成果的認證、積累和轉換,加快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
三、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
(七)優化職業教育供給結構。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加快建設學前、護理、康養、家政等一批人才緊缺的專業,鼓勵學校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支持行業企業開展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和在崗繼續教育制度。
(八)健全多元辦學格局。構建政府統籌管理、行業企業積極舉辦、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鼓勵職業學校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建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實訓基地,共建[……]
......
閱讀全文 | Read More